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下简称塔县)科克亚尔乡的牧民阿依那萨甫如今对自己的生活越来越满意了。80多平方米的新家水电暖齐全,开门能看见巍峨的雪山,抬头能望见蔚蓝的天空,而最让他开心的还是那牛圈里悠然自得的牦牛。
塔县位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帕米尔高原,它像人类最后一片净土般遗世而独立。也正是因为长时间远离经济发达地区,加之高原的生存条件差,这里的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脱贫难度大。
“以前我们住的房子和现在一比,简直就不能叫‘房子’,电时有时没有,水要去外面挑,保暖也很差,高原的每个冬季都十分难熬,稳定的收入就更没有了。”5月31日,正在牛圈中给牦牛喂食的阿依那萨甫笑着说起曾经的生活经历,没有难过,没有叹息,只因他知道,那一切从现在开始已离他远去。“后来就好了嘛,定居兴牧政策来了,新房子有了,深圳的援疆企业也来了,牦牛开始养了,我们的收入一下就上去了。”他说。
阿依那萨甫短短的几句话道出了塔县近年来的扶贫“法宝”——“深圳模式”。
2015年,深圳市福田区开始对口帮扶塔县的精准扶贫工作,签订了《福塔2016—2020年精准扶贫合作框架协议》,安排2亿元财政专项帮扶资金。至此,一个在南海之滨、一个在高原之上相隔千里的两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了对症下药,在塔县嫁接优化“深圳模式”,深圳市福田区依靠塔县党政和各族干部群众,群策群力推进精准扶贫,并围绕促进产业化,培育具有实效性的“长流水”项目,其中,大力发展畜牧业成为塔县扶贫的主要抓手。
在脱贫攻坚的战役中,“深圳速度”在塔县得以体现。2015年,塔县双百种畜牦牛引进计划就全面落实,支持当年脱贫摘帽的3个乡购买适龄牦牛1175头,西门塔尔牛45头,并实行标准化养殖。其后的几年内,塔县陆陆续续新建家禽圈舍300余套,牲畜棚圈566座,投资建设采取草原自压喷灌技术人工草场上万亩,惠及1000贫困户。
牲畜养成,卖到哪里?在深圳市的牵线搭桥下,塔县开始引进深圳企业,以科克亚尔、塔什库尔干两个乡牦牛合作社为试点,投资1000万元,购买良种牦牛2000余头组建牦牛合作社,建农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贫困农牧民收益。
深圳市和正源集团旗下的喀什牧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便是一家在塔县投资的援疆企业,随着近几年公司的不断发展,“牦牛扶贫”的壮举已从新疆传到深圳,作为集团董事长的陈海鸥也颇感自豪。“集团目前在塔县投资已超过1亿多元,塔县的牦牛产业也基本形成,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发展产业链,现已建成2万多平方米的农业产业生产车间和生物萃取车间,为生物医药和保健品提供原料,预计到‘十三五’末,企业年收购加工能力达到4万头,实现牧民销售收入2.5亿元。”陈海鸥说。
今年,塔县将完成9个重点村,597户2265个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在“深圳模式”的引领下,塔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必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
分享到
window._bd_share_config = { "common": { "bdSnsKey": {}, "bdText": "“深圳模式” 助力塔县脱贫攻坚】", "bdMini": "2", "bdMiniList": false, "bdPic": "", "bdStyle": "1", "bdSize": "24" }, "share": {} }; with(document) 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 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89860593.js?cdnversion=' + ~(-new Date()/36e5)];
[收藏][打印][责任编辑:张雨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