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专家建议加快绿色农业发展促乡村振兴         积极利用乡贤资源,提升乡村文化自信         五大振兴,绘乡村新画卷         看“凉资源”变“热产业” 休闲农业带动产业兴旺         千名“田专家”走乡入户,为乡村振兴提速加码   
国家信息中心|新疆电子政务|新疆发展改革
首  页 公告通知 走进新疆 发改要闻 经济分析 政策法规 发展规划 体制改革
乡村振兴 新疆风采 领导讲话 信息专报 民生工程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  页>>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正文

新疆博乐:卫星导航精准种棉帮助棉农降本增收

2017/04/26 10:16:06  点击:[]

   4月中下旬的新疆天山北坡,正值春耕播种的忙碌时节。在博乐市达勒特镇开阔的农田上,一台台驾驶室顶部戴着天线的播种机,在卫星信号导航下,精确无误地铺出数百行笔直且行距均等的棉花地膜,场面蔚为壮观。在当地棉农看来,卫星导航的播种机大大提高了耕地利用率,节省了劳动力,已成为种棉降成本、增收益的重要法宝。

博乐是北疆重要产棉区,棉田达40余万亩。随着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的日渐稀缺以及人工成本的增加,推广机械化种植已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农业机械操作精准度不高,导致出现棉农劳动强度大,土地利用率和出产率有待提高等问题。在棉花种植面积占博乐一半以上的达勒特镇,镇长王建喜告诉记者:“人工驾驶播种机在播种时难以做到笔直铺膜和地膜行距均等,导致耕地有效使用面积低于实际面积,造成浪费。”

2015年起,博乐市农机部门开始引用卫星定位导航自动播种技术。这一技术用卫星信号接收和动力传动设备等,将北斗、GPS卫星定位系统与播种车辆绑定,通过获取农机的精确位置、航向和姿态,自动控制引导车辆根据设定的路线行驶,每千米播种的直线误差不超过2厘米,行距误差不超过2.5厘米。

为鼓励农机合作社和棉农利用卫星导航精准种棉,达勒特镇政府利用国家、地方各级农机补贴政策,为每台8万到11万元的北斗、GPS导航播种设备补贴3万到4.5万元,目前全镇共购买63台,播种范围辐射到周边乡镇。已拥有两套卫星导航播种设备的达勒特镇都图敖博村农机手翁连忠说:“只要打开导航系统,设定路线,播种机不分昼夜都能自动行驶,播种效率比人工操作提高了20%以上。现在每天播种150亩左右,一亩播种费30元,只需一、两个播种季就能挣回购买设备的成本。”

都图敖博村种棉大户李碧春已连续两年使用卫星导航精准播种。她说,卫星导航精准播种提高了耕地利用率,节约了地膜、滴灌带等,每亩地每年可降低种植成本50元左右,同时保证了后期田间作业不伤苗、不掉棉桃,并提高了棉花机采的采净率2%左右,按照去年她家棉田平均亩产400公斤计算,每亩可增收200元左右。

王建喜表示,卫星定位导航技术不但能帮助精准播种,对于棉花机械化种植中的秸秆还田、残膜回收、犁地、封土、喷药、机采等各个环节实现标准化、精准化都具有可推广性,有助于进一步解放劳动力并帮助棉农降本增收。

上一条:新疆全面完成财政扶贫资金现场检查
下一条:察布查尔:探索生态扶贫新路径

关闭窗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中心承办
信息服务:0991-2817997
新ICP备12001288号-8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