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专家建议加快绿色农业发展促乡村振兴         积极利用乡贤资源,提升乡村文化自信         五大振兴,绘乡村新画卷         看“凉资源”变“热产业” 休闲农业带动产业兴旺         千名“田专家”走乡入户,为乡村振兴提速加码   
国家信息中心|新疆电子政务|新疆发展改革
首  页 公告通知 走进新疆 发改要闻 经济分析 政策法规 发展规划 体制改革
乡村振兴 新疆风采 领导讲话 信息专报 民生工程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  页>>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正文

阿克苏地区:“小馕坑”带动大产业

2020/08/10 11:53:02  点击:[]

天山网讯(记者杨硕摄影报道)“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出新炉。寄予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以辅兴无。”白居易在《寄胡饼与杨万州》这首诗中提到的“胡饼”即为现在人们说的“馕”。

  馕是新疆阿克苏人喜爱的食物之一。这两年,新疆阿克苏地区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按照自治区工作部署,以市场需求为依托,以解决就业促进增收为导向,以促进全产业链发展为重点,推动馕产业多元化发展。通过整合技术、人才、市场和文化等资源,加大对馕协会、合作社和企业的建设力度,着力推进以“馕巴扎”“打馕村”“打馕街”为主体的馕生产基地建设,建成馕产业园10个、馕产业一条街8个、馕加工企业11家、馕制品专业合作社81个,年生产馕8400万余个。

  阿克苏馕产业园培育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 

  今年,阿克苏市突出馕文化特色,投资1.5亿元建成阿克苏馕产业园,进一步提升馕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优质化水平,传承阿克苏美食文化,提升特色品牌美誉度,拓宽劳动力增收渠道,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同时,带动特色产业、旅游业、服务业健康稳定发展。

  8月1日,记者走访阿克苏馕产业园,探寻产业园里融入的馕文化。

  走进产业园,一个直径3米多的馕造型映入眼帘,在大馕前拍照留影几乎成为游客入园后必做的事情。这是馕产业园主题雕塑,名为“奋斗的果实”,寓意着只要努力奋斗,就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在一楼的馕文化展厅,通过模型、展板、实物、AR成像技术等形式介绍了馕的历史起源、制作工艺等内容,可以生动直观地了解阿克苏馕文化,聆听阿克苏馕文化的历史故事和馕坑的变迁。

  胡杨树下,沙漠边缘,柴火堆旁,展现的是早期居民打馕的场景……“这里浓缩了阿克苏馕坑的变迁史,从最初的下挖式馕坑演变到现代馕坑。每一代馕坑都反映着一个时期特有的饮食文化。”阿克苏馕产业园负责人介绍,这里还展示了从古代到现在打馕用的器具,有馕针、馕枕、木盆、擀面杖、火钳等,还有打馕时用到的核桃、巴旦木、玫瑰花、葡萄干等配料。

  来到二楼的馕产品特色展示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浪,通过激光投影技术,展现了小麦从种植到加工成面粉再到面团的过程。透过观光长廊,可以全程观看和欣赏一楼生产车间馕的制作过程:和面、调馅、烤制,整个制作过程分工有序,有条不紊。

  统一的工作服、整齐的操作台、可控温的新能源馕坑、环环相扣的生产工序……如果不是身在其中,艾木都拉·萨迪克不会想到,过去那烟熏火燎、汗水湿透衣衫的打馕工作环境大为改观。

  艾木都拉·萨迪克是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农民,从2007年就开始在喀拉塔勒镇打馕,现在来到阿克苏馕产业园上班,正规化的操作流程折射出近年来阿克苏馕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从传统意义的美食到现代意义的产业,小馕饼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化变革。

  从农民到产业工人,从土馕坑到现代馕坑,从根据感觉掌握火候到精准控温,从普通面粉到打馕专用粉,从单一品种馕到花色繁多的营养馕,从家门口销售到全国各地,这些都让艾木都拉·萨迪克“想不到”。他说:“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能够在这么好的地方打馕。”

  阿克苏馕产业园日产馕60万个,主要品种有17种,年销售2亿个以上,年收入可达4.5亿元,带动4000多人就业。“打馕从传统维持生计的小行业现在整合升级形成产业链,成了大产业。”阿克苏市大馕城运营股份公司董事长魏小飞说,目前园区正在研制馕月饼,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力,拓宽销售渠道。

  阿克苏馕产业园内的馕主要通过订单式配送、委托物流配送、小区内馕车零售等方式,销往地区各县(市)。阿克苏市大馕城运营股份公司营销总监徐滨说:“园区通过电商销售,拓展疆内外市场,每天线上商城的馕销量有10万个左右。各单位、企业、自营商超和小区馕车每天的销售量大概有15万个左右,同时还在阿克苏机场候机厅设置了销售点。”

  当前,阿克苏馕产业园正在以“产业+文化+旅游+就业”的发展理念,将现代打馕工艺和传统打馕手艺相结合,推进产业化生产。同时,配有就业培训、科教研学、库房及备用库房等辅助拓展功能,有效推动了馕产业由家庭作坊式的个体经营向集中化生产经营转变,正在带动一批电商中心、仓储中心和物流、旅游商贸等行业快速发展。

  柯坪县杏乡馕合作社带动百姓家门口增收 

  7月25日,走进柯坪县玉尔其乡托玛艾日克村的柯坪县杏乡馕合作社,麦香味扑鼻而来,打馕师傅艾买尔·艾买提的打馕技术在合作社里数一数二。

  “原来我在外地打馕,挣的钱刚好够生活开销,自从到打馕合作社上班,离家近,收入也高,感谢政府帮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艾买尔·艾买提说。

  馕产业的发展,也让群众鼓起了口袋。

  柯坪县瞄准馕产业发展潜力,成立柯坪县艾力努力馕文化产业园,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让“小馕坑”带动大产业,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吾拉木·木旦力甫是合作社里困难户中第一个买车的。未加入合作社之前,吾拉木·木旦力甫在家中打馕带到巴扎上卖。由于缺少固定销售渠道,收入不稳定,打一天馕往往要卖三四天。临近县城的托玛艾日克村农民有打馕的传统,全县40%的馕出自该村,打馕户分散经营、设施简陋、品种单一、销售不畅等因素制约了打馕家庭增收致富。合作社成立后,有着打馕好手艺的吾拉木·木旦力甫第一个报名加入。

  吾拉木·木旦力甫有10年的打馕经验,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柯坪维吾尔族恰皮塔(薄皮馕)制作技艺传承人。在合作社,有一个专打薄皮馕的馕坑,这是吾拉木·木旦力甫的专属工作台。每天6时上班,一天打700个薄皮馕,心无旁骛的吾拉木·木旦力甫通过潜心钻研,不断提升技术,经他手的馕,厚度都控制在2—3毫米,他也成了合作社的顶梁柱。

  柯坪县杏乡馕合作社是2018年通过组织分散经营馕户成立的,现有社员151户,其中有困难户119户。目前,合作社从业人员132人,从事馕销售间接就业人员73人。打馕师傅过去年收入不足1万元,加入合作社后月平均收入5000元。

  脱贫户吾许尔汗·艾买提和女儿买尔合巴·吾许尔都在合作社就业。“现在有工资,我每个月给孙子存点钱,其他的用于改善家里的生活。”吾许尔汗·艾买提说,爱人搞养殖,儿子、儿媳和女儿都在打工,这两年家里的生活大为改观,已经脱贫了。

  柯坪县杏乡馕合作社是一家集现代化馕坊、馕研究基地、连锁馕坊店、电商平台销售的全产业链馕合作社,在全县设置31个固定销售点和2个移动销售点。2019年5月投资580万元1800平方米的标准化SC生产车间,实现了传统土馕升级换代。

  目前,日均馕生产量10万个,年总产量3600余万个。其中,传统馕生产区日均生产量2万个,主要生产薄皮馕、白馕、芝麻馕、油馕、面包馕、营养馕等12个品种,年总产量700万个;标准化生产车间日均生产量8万个,主要生产恰玛古馕、玫瑰花酱馕、核桃馕、全麦粉馕、列巴等8个品种,年总产量2900万个。SC生产车间日均生产量达到8万个。同时,充分利用新疆艾力努尔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线上线下销售模式销往疆内外,年销售额达7200万元。

  【记者手记】 

  馕文化魅力独特,发展馕产业、挖掘馕文化,对于传承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增进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2018年,自治区提出大力发展馕产业,以促进全产业链发展为重点,推进馕产业多元化发展,打造具有各地特色的馕产业园。

  阿克苏地区各地紧密结合实际,大力发展馕产业,并促进馕产业多元化发展,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品牌意识逐渐增强,产业链纵向延伸,初步形成“产、购、储、加、销”一体化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帮助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增加收入,助力脱贫攻坚。

  近年来,随着稳定红利持续释放,阿克苏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馕作为特色美食,已经走出新疆,走向全国各地。阿克苏馕产业园、库车大馕城、阿瓦提打馕一条街……正由一个单纯的生产基地,变成吸引各地游客的旅游地标和体验特色文化的新空间,无疑为阿克苏旅游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增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促就业、保民生、稳发展。

上一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勇气+志气 奔富有底气
下一条:木垒县:驻村干部变身主播 杏不愁卖蒜不难销

关闭窗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中心承办
信息服务:0991-2817997
新ICP备12001288号-8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