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专家建议加快绿色农业发展促乡村振兴         积极利用乡贤资源,提升乡村文化自信         五大振兴,绘乡村新画卷         看“凉资源”变“热产业” 休闲农业带动产业兴旺         千名“田专家”走乡入户,为乡村振兴提速加码   
国家信息中心|新疆电子政务|新疆发展改革
首  页 公告通知 走进新疆 发改要闻 经济分析 政策法规 发展规划 体制改革
乡村振兴 新疆风采 领导讲话 信息专报 民生工程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  页>>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正文

奏响精准扶贫“交响乐”

2018/08/06 18:06:11  点击:[]

合作社成员博斯唐古丽·哈森阿洪向工作队展示糕点制作成品。

天山网讯 精河县茫丁乡肖乃村位于县城北5.5公里处,现有人口140户458人,其中贫困户14户40人。精河县委统战部(民宗委)“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摆在突出位置,多措并举,积极行动,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奏响了扎根一线、奉献基层的生动“交响乐”。

第一乐章:奏鸣曲——巾帼奏响创业曲

工作队经过实地调研,真情回应群众呼声,组织村组妇女开办了糕点培训班。她们不仅掌握了糕点制作技术,更萌生了走出家门、走向城市创业当老板的念头。看到妇女们动了心思,工作队牵头成立了博州第一个民族糕点加工合作社。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短短数月,肖乃村民族特色糕点房在精河县开始受人关注,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场景。扩大规模、扩大市场已是迫在眉睫。工作队通过申请扶贫项目,购买了烤箱设备,并出资为合作社租下了更大的加工厂房。糕点加工厂建起后,妇女们干起活来更加起劲,长期工每个月有3000元工资,短期工每月也可领到1000元报酬。村里的妇女们看见合作社生意越来越好,纷纷来学技术、当学徒。

送票子不如找对路子。在工作队的带领下,村里的妇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烘焙出一个个幸福甜美的“创业致富糕点”。

第二乐章:变奏曲——变化变革跨关口

肖乃村农业的发展动能在哪?什么才是有奔头的产业?这一系列问题一直萦绕在工作队员的脑子里。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工作队和村“两委”共同谋划,科学制定了两条路子:对旧滴灌设施进行改造;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尝试西葫芦种植。

今年一开春,滴灌改造项目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户、低保户、一般户等70户村民受益,改造面积1100亩。然而,在初次尝试西葫芦瓜种植项目时,就遇到了缺人手、缺技术的两个难题,不少贫困户家中因为缺少劳动力,到了播种期,西葫芦瓜籽却一直没有播种到地里。一年之计在于春,关键时刻,在工作队的动员下,村里的种植大户们主动站出来帮助他们种植,年底再进行利润分成,一下就解决了这一难题。工作队还从邻村邀请了一位种植大户进村指导,采取统一购买种子、统一播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等措施,帮助35户家庭625亩西葫芦瓜顺利播种下地,两个难题迎刃而解。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与牛共舞正当时

“谢谢,谢谢”,在村委会办公楼前,刚刚领到两头扶贫母牛的村民马西尔瓦阿洪·买海提高兴得合不拢嘴。1月22日,像马西尔瓦阿洪一样领到两头生产母牛的贫困户、低保户有25户,大家脸上抑制不住激动和兴奋,一个劲地称赞道:“党的政策太好了!”

今年以来,精河县委统战部(民宗委)工作队依托部门优势,为村里争取了发展资金养牛项目,通过多方考察,选择了适应性强、养殖成本低、圈养散养均可的新疆褐牛。在入户走访调研中,工作队发现村民中有圈舍、有技术、有劳力搞养殖的很少,让村民自己养殖,困难重重,问题很多。于是通过竞标方式,由出价最高的养殖大户代养,每头价格比底价高了300多元,每年可多增加600元的收益。通过养殖大户与群众签订代养合同,每年给群众分红2100元;合同期满时,养殖大户要确保扶贫牛一头不少地返还给群众。

思路一变办法多,“托养分红式”的养牛模式让困难群众有了托底的底气。马西尔瓦阿洪·买海提夫妻都体弱多病,无儿无女,原先仅靠在小区打扫卫生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这下坐在家里也能有钱赚,心里充满了沉甸甸的踏实和幸福。

工作队似亲人般的关心关爱举动,给更多的村民带来了福音:艾斯提汗分到了扶贫羊,因病致贫的王兰珍享受到了“安心助养”待遇,麦末汗老人纠结多年的住房“心病”得到彻底解决,茹先古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居玛洪·依米尼汗领到了担保贷款……

这一幕幕情景再现,如同那一曲曲动人心彻的雄浑交响乐,回响在肖乃村田间地头。新征程上,工作队戮力前行;精准扶贫,工作队信心满满。

上一条:人社部:深贫地区失业保险金将上调
下一条:培育地理标志商标 助力脱贫攻坚大局

关闭窗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中心承办
信息服务:0991-2817997
新ICP备12001288号-8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