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专家建议加快绿色农业发展促乡村振兴         积极利用乡贤资源,提升乡村文化自信         五大振兴,绘乡村新画卷         看“凉资源”变“热产业” 休闲农业带动产业兴旺         千名“田专家”走乡入户,为乡村振兴提速加码   
国家信息中心|新疆电子政务|新疆发展改革
首  页 公告通知 走进新疆 发改要闻 经济分析 政策法规 发展规划 体制改革
乡村振兴 新疆风采 领导讲话 信息专报 民生工程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  页>>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正文

哈巴河:中草药“种出”致富路

2017/11/20 17:34:38  点击:[]

初冬的哈巴河县,景色宜人。在加依勒玛乡切格斯加依勒玛村,精致的农家小院里堆满了金灿灿的玉米,屋檐下挂着一串串红通通的辣椒,宽阔的马路边,一排排整齐的安居富民房错落有致……

  村民汪新杰指着脚下的耕地对记者说:“地里种的都是我从安徽亳州引进的芍药,经过几年试种,去年开始大面积种植。芍药在哈巴河长势非常好,再过一年,就可以丰收了。”

  汪新杰的父亲、祖父都从事医药行业,从小就在芍药花丛里长大的他对芍药有浓厚的感情。“去年在县农业局的组织下,我去甘肃岷县进行了考察,了解了内地的药材行情。这两年,政府每年都给我每亩420元的补贴,帮助我解决种植上的困难,让我的收入稳步增收。”汪新杰说。

  在加依勒玛乡东玛依沙斛村村民卢永红的黄芪地里,来自甘肃某药业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与卢永红洽谈着生意。

  今年,卢永红一家种植了100亩黄芪。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黄芪平均亩产600公斤,今年她家就有60吨的产量,每公斤5元左右,种植中草药比种植农作物的收入要高出许多。

  为鼓励农户种植,哈巴河县对种植黄芪等中草药的农户给予每亩420元补贴。为延伸产业链条,2016年哈巴河县还开工建设了总面积1.4万平方米的中草药加工园,并配套建设了室外附属工程及甘草生产加工线。

  东玛依沙斛村村委会主任陈国辉说:“有党的好政策做后盾,很多村民甩开膀子放心干,越来越多的村民买了小车、楼房,过上了好日子。”

  近年来,哈巴河县围绕打造“额河·药谷”的目标,以示范引育和政策引导相结合,力促中草药种植规模化产业化。目前,已在加依勒玛乡拜格托别村种植了500亩黄芪种植示范田、50亩黄芪种植育苗田,并设立中草药发展基金。依托“访惠聚”驻村工作,将中草药种植推广到千家万户,鼓励扶持农牧民大力种植中草药,逐步将中草药培育成最具活力的富民产业。目前,已帮助几十户村民步入了致富行列。

上一条:2018年中央财政专项预算指标提前下达69.6亿元支持新疆扶贫工作
下一条:【十九大时光】合作社助椒农走上致富路

关闭窗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中心承办
信息服务:0991-2817997
新ICP备12001288号-8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