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的交通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铁路、机场、高速公路……而路网中的毛细血管——“村村通”工程,更是连接着每个村民的致富坦途。
“以前我做生意的时候,顾客经常预定牛奶、酸奶、奶豆腐等。但那时候路不好走,都是土路、颠得很,时间长了食品容易腐坏,现在路修好了,快去快回还能多接几单。”9月19日,阿勒泰市红墩镇萨尔喀木斯村村民沙合木对记者说。
据了解,萨尔喀木斯村是个农业村,距离阿勒泰市区17公里。“以前,村里的路面坑洼,货车经过时,不仅吵闹,还总扬起灰尘,有些需要晾晒的奶制品根本不敢放在院子里。现在好了,村里的路修好了,我们自己也有送货车,方便了很多。”沙合木说。
随着阿勒泰地区“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今年8月底,阿勒泰市交通运输局完成了萨尔喀木斯村的硬化路面建设。萨尔喀木斯村村委会副主任马麦说:“以前,我们去市区要20多分钟,现在路修好了,十几分钟就能到达。通往塘巴湖的路也正在修,届时,交通将变得更加便捷。”
据阿勒泰地区道路运输管理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曹拥军介绍,截至目前,全地区六县一市、58个乡(镇)中已有57个乡镇通油路,1个乡通公路(新增喀拉通克镇);同时,541个行政村中已有523个行政村通公路(515个通油路,8个通砂砾路),通达率96.67%,通畅率95.19%,通班车率97%。计划到2020年,地区乡镇通沥青路比例达到100%、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比例达到100%、具备条件的乡镇客运班车通车率100%、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全面实现“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