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国家发展改革委多举措保供稳价确保民生用气充足稳定供应         国家发展改革委21条举措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         国家发改委:支持民营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任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出席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 介绍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并答记者问         国家发改委:近日国家将投放今年第6批中央猪肉储备   
国家信息中心|新疆电子政务|新疆发展改革
首  页 公告通知 走进新疆 发改要闻 经济分析 政策法规 发展规划 体制改革
乡村振兴 新疆风采 领导讲话 信息专报 民生工程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  页>>发改要闻>>发改要闻_疆外>>正文

“十三五”时期自然保护地增加七百多个

2020/12/18 10:54:53  点击:[]

 

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

 

   北京12月17日电  (记者朱隽)在国新办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表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时期,我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期间,全国自然保护地数量增加700多个,面积增加2500多万公顷,总数量达到1.18万个,约占我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

  “十三五”期间,我国开展了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王宏介绍,这25个试点工程,涉及全国24个省份,惠及65个国家级贫困县。中央财政已累计下达奖补资金500亿元,目前实际完成的投资将近1700亿元,试点工程在探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各自然生态要素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等方面收到了明显成效。

  “十三五”时期,我国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面保护天然林,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规模,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森林蓄积量超过175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在造林绿化任务和资金安排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十三五”以来,全国新建2.3万个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共吸纳160万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建设。累计选聘生态护林员110万名,结合其他帮扶举措,精准带动3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生态保护修复相关转移支付资金8779亿元,主要支持了生态功能重要地区政府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等。

上一条:焦点访谈:中央开的这个会,给2021年的中国布置了这些大事
下一条:系列重大气候政策宣示中国绿色低碳发展决心

关闭窗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中心承办
信息服务:0991-2817997
新ICP备12001288号-8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